1.当地下室层数为( )层及以上,或室内地面与室外出入口地坪高差大于10m时,按规定应设置防烟楼梯间,并设有机械加压送风。
	  A.3
	  B.1
	  C.2
	  D.4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机械加压送风系统的选择。当地下室层数为3层及以上,或室内地面与室外出入口地坪高差大于10m时,按规定应设置防烟楼梯间,并设有机械加压送风。故本题答案为A。
	  2.加油加气站工艺设备应配置灭火器材,其中每两台加气机应配置不少于两具( )kg手提式干粉灭火器。
	  A.2
	  B.3
	  C.4
	  D.5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每两台加气机应配置不少于两具4k9手提式干粉灭火器,加气机不足两台应按两台配置。所以,正确答案为c。
	  3.油品装卸码头设置的装卸甲、乙类油品的泊位,与明火或散发火花地点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 )m。
	  A.30
	  B.40
	  C.50
	  D.100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甲、乙类油品码头前沿线与陆上储油罐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50m,装卸甲、乙类油品的泊位与明火或散发火花地点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40m,陆上与装卸作业无关的其他设施与油品码头的间距不应小于40m。所以,正确答案为B。
	  4.防烟分区内的排烟口距最远点的水平距离不应超过( )m。
	  A.20
	  B.30
	  C.40
	  D.60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用隔墙或挡烟垂壁划分防烟分区时,每个防烟分区应分别设置排烟口,排烟口应尽量设置在防烟分区的中心部位,排烟口至该防烟分区最远点的水平距离不应超过30m。故本题答案为B。
	  5.装车棚要装设避雷针予以保护,在油品管道进入油品装卸区时,要在进入点接地。防雷接地电阻一般不大于( )。
	  A.10Ω
	  B.20Ω
	  C.50Ω
	  D.100Ω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装车棚要装设避雷针予以保护。当油品管道进入油品装卸区时,要在进入点接地。防雷接地电阻一般不能大于10Ω。所以,正确答案为A。
	  6.靠外墙的采用自然排烟的防烟楼梯间,每( )层内可开启的外窗总面积之和不应小于( )m2。
	  A.3,2
	  B.5,3
	  C.5,2
	  D.3,3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自然通风设施的设置。封闭楼梯问、防烟楼梯间每5层内的可开启外窗或开口的有效面积不应小于2.00m2,且在该楼梯间的最高部位应设置有效面积不小于1.00m2的可开启外窗或开口。故本题答案为C。
	  7.隧道按面积分为小断面、中等断面、大断面和特大断面隧道,其中,小断面的面积范围是( )。
	  A.F<10
	  B.F<20
	  C.F<30
	  D.F<50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隧道的分类标准主要依据隧道建设规模、用途和施工方法、横断面形式以及交通模式等,具体分类见下表。所以,根据题意,正确答案为C。
	  8.油品装卸时严禁使用铁器敲击罐口,同时要控制油品流速,不应超过( )m/s。
	  A.3
	  B.4.5
	  C.5
	  D.6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油品装卸时严禁使用铁器敲击罐口。灌装时,要按列车沿途所经地区最高气温下的允许灌装速度予以灌装,鹤管内的油品流速要控制在4.5m/s以下。雷雨天气或附近发生火灾时,不得进行装卸作业,应盖严油罐车罐口,关闭有关重要阀门,断开有关设备的电源。所以,根据题意,正确答案为B。
	  9.机械排烟口与附近安全出口沿走道方向相邻边缘之间的最小水平距离不应小于( )m。
	  A.1.0
	  B.1.2
	  C.1.5
	  D.2.0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机械排烟系统的组件要求。排烟口的设置宜使烟流方向与人员疏散方向相反,排烟口与附近安全出口相邻边缘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1.50m。故本题答案为C。
	  10.加油岛、加气岛及汽车加油、加气场地宜设罩棚,罩棚应采用非燃烧材料制作,其边缘与加油机或加气机的平面距离不宜小于( )m。
	  A.2
	  B.4
	  C.5
	  D.6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加油岛、加气岛及汽车加油、加气场地宜设罩棚,罩棚应采用非燃烧材料制作,其有效高度不应小于4.5m。罩棚边缘与加油机或加气机的平面距离不宜小于2m。所以,根据题意,正确答案为A。
	
	  更多考试资讯及课程培训可关注频道或点击网站右下角在线客服咨询!